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1年06月04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五版:专版
2021年06月04日

传承红色基因 打造红色品牌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中共中央在上海期间,发动、领导了一系列重大的革命斗争,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风雨历程,留下丰富的革命遗址遗迹,许多重要事件都在静安发生,许多革命领袖都在静安留下光辉的足迹。新闸路613弄12号(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号)是上海静安区一幢砖木结构的旧式石库门里弄建筑,它曾是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所在地。1928年至1929年间,这里见证了中共中央军委在上海斗争的峥嵘岁月,周恩来、杨殷、彭湃等军委领导人经常借此地秘密开会。

一张掩人耳目的麻将台、一室简陋紧凑的亭子间,展览用实景还原的方式再现了90年前的那一幕——

1929年8月24日,因中央军事部秘书白鑫叛变出卖,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主任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书记彭湃,中央军委委员兼江苏省委军委委员、秘书颜昌颐,中央军事部兵士科科长、江苏省委军委委员邢士贞和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等在此开会时被捕。当年8月30日,杨殷、彭湃、颜昌颐、邢士贞英勇就义。

在给周恩来同志的信中,杨殷、彭湃嘱咐同志们“不要因为弟等牺牲而伤心,望保重身体为要”。这令人痛心的烈士手迹,以及众多珍贵的史料文件都被一一收入了展览。

中共中央军委的酝酿与成立、在创建人民军队工作的伟大斗争中前进、指导红军建设的历史功绩及经验教训,以及早期中共中央军委历史沿革和人物简介四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中央军委自1925年10月成立至1933年初向苏区转移期间的历史。

在充分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展览以图文与实物结合、文字资料与影像资料结合、视听触多感官结合,通过一系列展项尽可能真实、生动、立体、多角度地向观众呈现中央军委建立与发展的过程,以及彼时涌现出的历史人物,让观众如同置身当时的场景,感受当年的时代精神。

当时的《红旗日报》刊载了周恩来撰写的《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记述了彭湃、杨殷等的事迹,如:“他们入警备司令部后,已知必死,故他们传出书信多是遗嘱之词。他们嘱咐党中同志不要因他们被捕而伤痛,要继续努力谋得革命的发展……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同志行刑时,慷慨地向士兵及在狱群众说了最后的赠言,唱着《国际歌》,呼着口号出了狱门,引得一般士兵及狱犯都痛哭失声,甚至看守所员工都为之掩面。有一狱犯特杀鸡一只望空致祭,可见其感动之诚!”

为了纪念彭湃和杨殷,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更名为“工农红军彭杨步兵学校”。该校下设两个军事营、一个政治营、一个参谋营,主要是训练连、排级干部。

工农红军彭杨步兵学校共办了三期,1934年10月,该校编入干部团,开始了长征。

1929年8月31日,彭湃英勇就义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发表宣言,对彭湃一生作了高度评价:“他这样的革命斗争历史早已深入全国广大工农劳苦群众心中,而成为广大群众最爱护的领袖。谁不知广东省彭湃,谁不知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的领袖!”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