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版:综合

2021年12月31日
“沁园邨”探索老旧小区 推进垃圾分类新路
■记者 顾武
本报讯 石门二路街道在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和督查的同时,根据辖区建于20世纪的老旧小区较多的状况,以沁园邨小区为试点,多管齐下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据了解,沁园邨小区位于石门二路街道新闸路1124弄,建于1930年,著名影星阮玲玉曾居住于此,是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小区共有居民261户。
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中,街道将该老旧小区接入“一网统管”系统,对小区的垃圾箱房进行了再次升级,通过安装摄像头、语音警示系统以及除臭设备等,垃圾箱房被赋予了实时监控、对话和除臭设备缺液报警等全新功能。
另外,在该小区垃圾桶内加装了满溢监测预警器,垃圾满溢度达到设定值时便触发系统警报,驳运人员闻警后就会立即前往相应点位进行驳运,从而有效杜绝了小区垃圾桶垃圾满溢无人清理的现象。
沁园邨小区中住着许多喜欢养护花卉植物的中老年人,为此居民区干部利用街道每日湿垃圾就地处置后生产出的有机肥料,在小区中设立“有机肥料免费领取点”,供广大居民领取使用。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将居民日常产生的湿垃圾就地进行源头减量处理,一方面又起到了将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和要求潜移默化地深入居民心田的效果。
此外,石门二路街道和居民区党总支根据沁园邨小区内流动租户相对较多的现状,统筹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驾马车,同向发力,在有限的社区范围内,因地制宜地不断更新垃圾分类宣传内容,使垃圾分类融入沁园邨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