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2年01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三版:综合
2022年01月21日

寒风中浑身是汗、通宵是常态

他们接力“奔跑”在转运路上

疫情防控期间,转运隔离人员是冲锋在前的一项艰巨任务。为将相关人员安全转运隔离,负责人员转运的社区工作人员几乎开启“连续通宵”模式,穿着“大白”防护服,冲在“最前线”,与病毒赛跑,和时间赛跑……

■记者 邢蓓琳 张琦 黄小清 郁婷苈

逆风前行,跑赢病毒传播速度

面对接踵而至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应急处置任务,静安寺街道的社区干部们夜以继日,逆风前行,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把主动防控、科学防控、精准防控、综合防控各项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跑赢病毒传播速度,织密守牢疫情防控坚实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从1月13日开始,景华居民区“85后”党总支书记张寒韵每天最多只能休息两个多小时。“真的很累。”张寒韵说,自己平时入睡时总是把手机调到振动档,最近几天哪怕是眯一会儿都是保持铃声开启状态,还要开着灯、放着音乐,就是为了防止自己不小心进入熟睡状态而错过居民的来电。

这几天,街道和居民区接到密接、次密接人员转运隔离以及密接、次密接人员楼栋封楼的指令基本都在晚上,甚至是半夜或者凌晨。街道相关部门和各居委干部都根据防控工作要求,第一时间响应,在深夜的严寒中投入紧张的工作中。

一位年逾七旬的社区居民在得知自己需要转运隔离后就开始收拾行李。居委干部登门时惊讶地发现,老人满满的两个大行李箱和一个大马甲袋里,不仅有换洗的衣服,还装着电饭煲和食用油。尽管居委干部一再解释,隔离点提供餐食,不需要自己做饭,老人仍然坚持带着这些行李。为了安抚老人情绪,居委干部只得帮着老人拎起了行李箱和马夹袋。虽然室外寒风瑟瑟,穿着防护服的居委干部在穿过窄小的弄堂后已经浑身是汗。

愚谷邨居委会由9名工作人员组成,是静安寺街道“社工年龄跨度最大”的队伍。这几天,每天工作超12小时是常态。“舍小家顾大家”,是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1999年出生的社工花贤虽然年纪轻,但已经在愚谷邨居民区服务了一年半的时间。社区防疫,她一直冲在最前头。在转运隔离人员中,有一户家庭让花贤印象尤为深刻。女儿是密接,但80多岁的老母亲才刚动好手术,不能下床自理,女婿也因为疫情耽搁在其它地方,女儿担心自己到隔离酒店后妈妈没人照顾,一直不同意转运。为了跑赢病毒,花贤上门几十次,反复耐心劝说女儿,同时也积极协调女婿做好核酸检测,回家照顾老人。最终赶在转运车辆到达前让女儿同意转运隔离。

转运“接力跑”,从凌晨忙到早上

1月14日晚11点多,曹家渡街道干部接到紧急通知:街道内共118位居民为次密接人员,需要立即转运至相关隔离点。与以往不同,此次转运涉及街道内14个居民区,人员分散且数量较大,时间紧,任务重。

拿到名单后,不到1个小时,由曹家渡街道、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统筹协调的4个应急工作小组就迅速抵达了转运现场,在各个居民区之间进行转运的“接力跑”,争分夺秒,通宵达旦,从凌晨一直忙碌到早上六点,及时、迅速地完成了这次转运任务。

一遍遍核实信息确保无误、提前打电话通知居民并提醒做好准备、耐心细致地向居民沟通解释、打不通电话的就挨个上门敲门通知……在这个寒冷的不眠夜里,曹家渡街道14个居民区的各项防疫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因为时间比较晚,有些居民已经睡着了,电话联系不上,我们就想尽办法用他们理解的方式做好工作。”

“有些居民在提前接到电话通知后不敢睡着,我们就提醒他们准备好了东西后可以先睡会儿,转运车到了后我们会再上门通知。”

“疫情防控第一位,坚守转运最前线。转运工作到天亮,撸起袖子接力跑。”这是曹家渡街道营商办主任王海燕所在的防疫工作小组中大家经常互相鼓励的口号。令她感触最深的是,街道、居委、卫生、公安各方积极协调配合,拧成一股绳、干好一件事,正是这股力量,遇到问题时,让大家齐心协力解决各种问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顾静负责本次所有转运人员的统计汇总、医生任务分配等工作,连日来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并肩作战,她表示:“疫情防控就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我们抢在第一时间和病毒赛跑。”

在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状态下,大部分防疫人员只能维持断断续续的睡眠,曹家渡街道社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徐福康对记者说,面对这些艰苦,大家都毫无怨言,只希望能做好本职工作,确保居民生命安全万无一失。

截至1月16日,曹家渡街道万航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高凌云已连续熬了5个大夜,前后共转运18位居民。高凌云告诉记者,每天一接到通知就立刻出发,回到家时不是半夜就是天亮时分了,等待转运车辆时,最长时间从晚上11点等到了次日早上5点,顶着黑眼圈,第二天白天又继续进行日常排摸、重点人群管控等居民区工作。“这次对我们来说还是蛮大的挑战,很考验我们居民区的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加上时间紧,丝毫不敢松懈,一定要不折不扣做好各项管控工作。”在转运中,高凌云了解到一户人家里有一位孕妇需要和母亲一同隔离,她叮嘱孕妇的母亲,让孕妇先好好休息,等转运车到了后再来通知,如果有突发情况,及时保持联系。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一个居民区住着一位90多岁高龄的老人,和她一起成为次密接的还有大女儿,但大女儿已经在其它区被转运接走,老人听到要隔离的消息后有些紧张。街道干部第一时间向老人耐心解释,安抚老人情绪。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又无人照顾,居委干部耐心询问、了解老人的家庭情况后,想办法与老人的小女儿联系,劝说其到场,最终老人才安心地同女儿一起前往集中隔离点。

“闭环转运”隔离人员,“大白”们冲在“最前线”

“这几天通宵是常态。最晚一天是凌晨5点结束转运,回岗位继续待命。虽然几天下来有些疲惫,但我们做的这一切很值得。”在江宁路街道,“80后”社区工作者谢晨负责人员排查和人员转运工作,一周以来,工作人员平均每天工作16个小时,坚守在岗位一线,严格按照排查要求,安全顺利地将人员转运,守护着人们的平安。

1月11日晚开始,江宁路街道6栋居民楼实行了闭环管理,48小时期间涉及近千余人核酸检测及闭环管理。在之后的连续几日,辖区又有多栋楼实行闭环管理48小时,涉及6000余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街道组织专班人员,24小时轮流值班,确保第一时间完成人员排查任务。在流调信息确认后,社区医院上门进行相关人员的采样。除了场所人员的核酸检测、环境采样、终末消毒,落实居家隔离的人员等工作之外,被排查确认为需要转运隔离的人员将被完成转运。

“我们要全力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也要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做好和居民的解释沟通工作。”谢晨告诉记者,由于疫情防控的情况紧急,转运都是在晚上到凌晨时段,有的时候尽管提前联系了,但还是会出现有的居民打不通电话或是居民有情绪的情况,但大部分居民都很配合和理解,“要迅速想办法解决问题,要注意细节、区分情况,确保每一次顺利、迅速转运到隔离点。”

转运工作不只是做“接送员”,更是做“协调员”

1月11日晚,南京西路街道古柏居委会突然接到一份紧急通知,要求对一名次密接人员采取转运措施。

疫情就是命令,居委干部迅速展开行动,第一时间清点防护物资、安排好人手奔赴居民点。“那天晚上很冷,但是心里替居民着急,所以同事们迅速分工协作,联系住户、对接转运车辆、核对流程细节……确保各项工作无缝对接。”古柏居委会主任汤永珍说。

随后几天里,一张张转运通知接二连三地传来,让居委本不富裕的人手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了起来。“即便这样,我们还是克服一切困难,工作人员轮班对接转运工作,做到居委24小时不断人、手机24小时待命。”她说。

实际上,转运工作不只是做“接送员”,更是做“协调员”,需要应对各类突发状况。

汤永珍告诉记者,有的居民对防疫工作不熟悉或不理解,一听要转运隔离,会产生些许抵触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先倾听居民的心声,安抚他们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难处,想尽一切办法解决,这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做工作,才会赢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

汤永珍清楚地记得,有一天已是凌晨1点多,一名次密接人员需要紧急连夜转运,然而对方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时间紧任务重,居委干部立即分头行动,有的穿好防护服上门寻找,有的联系对方的家人想办法对接。终于,在半小时内一切安排妥当后,她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

“前几天,看到‘上海静安’微信公众号的一篇推文叫《很抱歉,凌晨1点打电话给你,但我不是骗子……》,感觉一下子说出了我们基层工作人员的心声。”汤永珍说,我们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做情况摸排、转运工作,有时候对方被吵醒后,本能会认为是“诈骗电话”,当时感觉很无奈也很着急,恨不得直接跑到对方家里敲门说清情况。汤永珍表示,“转运工作看似简单,实际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每次转运前都要求我们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

记者了解到,封控期间,一位居民联系居委会表示,家中人员出现呕吐症状,已经服药但未见效,担心可能是胃出血或胃炎。得知这个消息,居委工作人员迅速上报并核实相关情况,第一时间联系附近医院进行转运。

“辛苦没什么,只要疫情能尽早地过去,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奖励。”汤永珍说。

 

记者手记 ︿︿︿︿︿

凛冽寒风是伙伴,昼夜颠倒是常态,高度紧张是状态。转运工作虽然只是社区抗疫的一个环节,却也展现出无数基层工作人员吃苦耐劳、坚强勇毅的品格,他们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用“硬度”与“温度”连接起了一条生命线,展现出静安人的责任担当、行动效率,体现出上海这座超大城市精准治理的能力。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