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彻底告别坑坑洼洼
从“糟心路”变“舒心路”
■记者 郁婷苈
“天天要走这条路,以前坑坑洼洼的,遇到下雨天一不小心就踩一脚水,更是恼火。老人、小孩走路都不方便,安全隐患大。现在路修好了,路面平了,也干净了,走起来可舒心了。”居民凌阿姨高兴地说,“谢谢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和热心居民的付出,太感谢了,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中山北路814弄协和公寓是一个建于1996年的老小区,小区内的唯一一条主干道,因年限过久、车辆来往频繁,导致路面有多处坑洼不平、开裂。一到下雨天,地面泥泞不堪,行人和车辆通行很不方便,成为居民心中的一条“糟心路”。
今年1月,新上任的芷江西路街道协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艺珺在走访中了解到,这条路一直是居民们的一块“心病”。她带领居民区工作人员积极谋划解决,借助市北燃气公司在此处进行天然气管道更换施工的时机,以“夯实党建引领、多元协同共治”为抓手,为辖区搭建协商共治平台、鼓励民主参与,让“糟心路”变“舒心路”。
化“被动”为“主动”
经过专业人员的测算,这条主干道面积约为2900㎡、开挖路面约300米。一方面,市北燃气公司将承担施工过程中开挖部分的费用;另一方面,如果后续对道路其余部分自行开挖整修,势必对居民出行造成二次影响。
考虑到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经过居民区党总支、居委会班子成员讨论后,张艺珺决定化“被动响应”为“主动出击”,利用现有改造施工资源,以更换燃气管道工程为契机,整体推进协和公寓道路修缮工程。
共商共治、有序推进
临近施工日期,路面开挖将会造成私家车无处停放,居民停车将成难题,移清地面车辆工作迫在眉睫。
协和居民区党总支发挥“三驾马车”引领作用,与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共建共商共治,利用微信群、张贴告示等方式,及时告知小区居民,协调施工单位,将工程施工分时分段进行,并联系辖区单位中山客运站,解决了小区五十多户居民的停车难题。
快速移清施工路段的地面车辆后,施工方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了小区内全部道路的柏油铺筑工程,为修缮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鼓励居民参与自治
由于地下管网密布、污水管道及暗管纵横交错,施工过程多次遭遇瓶颈。居民区党总支发掘身边的“能人”,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自治,加入到路面整修工程的志愿服务中,发挥他们的助力能效。
市政工程公司退休的志愿者徐新铭再次发挥专业特长,经常抽时间去查看施工现场,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监督把控工程质量和细节,为修缮工程贡献了一份力量。小区业委会主任黄大宏全身心投入,主动和协和党总支沟通,协调施工单位、物业解决问题。
两位热心肠的“能人”志愿者成为主干道修缮工程的“智囊团”和工程质量监督者。
历时1个多月,协和公寓主干道修缮工程终于整修完工。小区环境也得以改善,居民们居住、出行更舒心。
修的是路,连接的是党心民心。通过这次修缮工程,协和居民区党总支以全过程人民民主,汇聚起志愿力量,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时,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变得更高,曾经的“糟心路”成为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连心路”。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