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创新,汇聚“静邻暖心”救助力量
静安以“全周期”救助方式兜住“民生底线”
2014年,静安区开始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2018年,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桥计划”项目获得国家民政部社会救助领域“最佳创新实践成果”第一名;2020年,静安区被列入全国14个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试点单位之一。
13岁父亲离世、身体脊柱侧弯的少女在社区救助顾问“陪伴式”关心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重新体会到了被珍惜、被重视的感觉。
刑满释放后长期无法找到工作的青年,在社区一次次心理疏导帮助、推荐对接工作资源、定制“政策叠加包”等联合救助后,感觉“快要跌入黑暗谷底”的人生,从此“又洒进了阳光”。
父母离异、屡次找工作失败的低保青年,在街道为其多次创造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机会后,靠着个人努力成了“MBA咖啡师冠军赛中国冲煮冠军”,在热爱的咖啡行业闯出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一项项认可和一个个暖心故事的背后,是静安区精准跟进民生动态变化,着力破解堵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的探索。
当下,社会救助理念正从被动生存型向积极发展型转变,困扰低收入群体的已不仅仅是温饱层面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包括可行能力培育、风险防范、机会获得和社会融入等诸多较高层次的发展需要,社会救助的迭代升级刻不容缓。
作为上海市唯一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单位,多年来,静安区先行先试,不断探索创新,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深入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救助模式转变,汇聚“静邻暖心”救助力量。
■记者 彭旭卉
“红黄绿”的救助层级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困难群众面临的不仅仅是单一的经济困境,而是经济困境与身心健康、能力发展不足、社会融入受阻等多重问题的叠加。因此,仅以单一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困难家庭,已不能反映困难群众的真实境况。
近年来,静安区率先探索建立“困难群众需求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从物质、健康、教育、就业、社会支持、家庭照顾六大维度对贫困家庭进行全面分析,分十个指标(收入困境、居住困境、疾病困境、残疾困境、教育困境、就业困境、儿童青少年困境、家庭结构困境、社会保障困境、社会参与困境)对贫困家庭进行全面分析,更精准地勾勒出家庭及个人致贫致困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形成高、中、低三个层级的困境程度,建立起“红色、黄色、绿色”三类预警机制。
如此一来,社工可以针对不同困境程度的家庭,制订“精准且个性”的救助方案——对于低度困境家庭,以满足其家庭的基本需求、防止困境程度升级为目标;对于中度困境家庭,以帮助支持和发展提升为主,挖掘和激发家庭复原力;对于高度困境家庭,以降低家庭风险为出发点,开展深度个案服务,避免意外事件发生。
以困难程度为尺度,困难需求为依据,困境人群为类型,静安精准跟进民生动态变化,提升每一位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逐步建立起更加精准高效、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全社会”的救助形式
以往,医疗、教育、就业、法律等基于专项需求的社会救助,往往需要困难群众自己主动申请,但由于身体状况不佳、对政策了解不清、申请程序复杂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困难群众应保未保、救助资源使用低效,社会救助供给呈现“碎片化”特征。
为此,区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向内联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向外联合基金会等慈善力量,共同打造“静邻暖心”救助资源共同体。同时,促进救助条线不同层级的功能联动,发挥区级资源整合功能,实现资源的向下畅通,落实街镇级多源头主动发现的优势,实现重点疑难个案的向上反馈,初步实现“群众主动求助”与“政府主动救助”双向并轨。
如今,区民政局积极推动辖区内社会救助资源的扩容提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公益沙龙等方式,共计吸引235家社会组织、32家爱心企业、1690名志愿者加入社会救助中。截至2023年,静安区共投入资金911余万元购买社会救助服务项目,共计26个。
“全周期”的救助机制
2021年底,静安区民政局发布了《静安区“全周期”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化建设指引》,以包括儿童、失无业人群、妇女、老人及身心障碍者在内的低保、低收入家庭群体为服务对象,构建起从“救助入口”到“救助出口”广覆盖、“物质+服务+心理”多维度的有预警、有追踪、有服务、有发展的服务类社会救助标准体系,从以往的注重事后救助向全过程、全周期救助方式转变。
在区民政局指导下,当下,各街镇还在探索社会救助退出人群的返贫监测体系。如彭浦镇已对76户家庭的情况进行研判,经过量化评估得到全镇社会救助退出人群的返贫风险评估表,再以数据形式打分,形成“不易返贫”“容易返贫”“极易返贫”三个风险级别,分别提出相应对策。
从救助前期,详细了解救助对象的信息和需求,规范“全生命周期”“入口端”;到救助中期,根据困难群众需求的变化,适当调整救助计划的内容,充实救助的“运行端口”;再到救助后期,定期巩固救助成效、研判返贫风险,让困难群众在“出端口”实现从“社区救助”到“自我效能”提升的转变……静安以“全周期”救助方式,牢牢兜住“民生底线”。
“实体化”的救助空间
近日,静安区发布了《关于推进静安区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的工作指引》,文件指出,要建设“1+14+X”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站点。计划到2024年底,建成1个区级、3—5个街镇级示范性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到“十四五”末,各街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服务类社会救助实体空间建设,争取实现全域覆盖。
早在3年前,静安就针对困境对象“述说无门”或“欲说还休”的现象,在曹家渡街道试点成立了上海首个集办公、服务于一体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空间——“民生暖心屋”。这个实体空间,不仅为专业救助服务工作开展提供物理空间支持、促进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标准化,还能向社区居民提供救助政策咨询、心理疏导、个案帮扶、居民调解等民生救助类工作,真正实现“小小一间屋,能办所有事”。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社会救助领域工作迎来了无比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静安将以“静邻暖心”系列品牌为抓手,推进社会救助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静邻暖心”实体空间,依托“静邻暖心”救助顾问队伍,开展“静邻暖心”行动,在助力兜底保障中,持续加强专业服务、展现专业价值,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南京路特软件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