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5月2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百乐门
2024年05月21日

● 尘世心语    

偶然

○ 徐约维

素喜扎染布。尤爱那种蓝白二色的粗布扎染——那种简单纹理,氤氲了一些被现代社会遗落了的淳朴。

这种感觉,就像《古诗十九首》的质朴与悠远。蓝是底色,氤氲着肃穆感。那是一种庄重底色,是情深是义重,是对命运的凛然与承受。

那份守候与虔诚里,沉淀着某种张力。仿佛有某种托底的所在,令人心安。

但蓝厚重之余,就会有点郁。幸好有白。白,调节了整个格局,局面就生动了起来。

白呢,不是那种特别白,白有耀眼的“抢白”。但又因与权重苍蓝配一起,所以,原本衬里的白,也被渲染得分外白。

糙糙的白,却因此有了质感,也有了出尘气息。

正白,正蓝,都是扎染最经典的颜色:有静气,有古意。还带着一种天然自在的浑成。沧桑感里,滋长着蓬蓬勃勃;古老感里,埋伏着磅礴的朝气;质朴丰厚,就像自然风川,随机,而有生机。就像写意画。

善用简笔,一句惊鸿,却又笔笔不同。自出机柕,别具一格。就像那种富有张力的大白话,没有姹紫嫣红的陈词滥调,直白而有韵味。有点孤,孤意决绝的样子,却又能融入各方英雄。能配各种服饰。服装、围巾、包袋;装饰,装饰物;铺垫——它都能与对方的背景,相辅相成。

曾经,我是扎染控,买过N次扎染织物。最早是1990年,在云南景洪地区买的傣族手工扎染大围巾,那种清新与古朴,一眼就喜欢上了。后来买过多条扎染裙(包括咖色与黄色相间的大摆裙);还有牛仔扎染套裙,包括牛仔扎染帽、扎染布垫、扎染笔记本。

原以为,我对扎染的激情已经燃尽,不料,就在它渐行渐远,淡出我的视野时,却有了一次亲手操练的机缘。

那是在上海纺织博物馆。浏览过纺织历史,又在小会场耐心地听完了扎染的历史沿革,于是就进入主题:现场学做扎染。

我们早就按捺不住。毕竟,自己做出实实在在的成品,才是我们此行最实际的诉求。

也是对纺织课最切肤的认知。所以,当我终于拿到一块绵绸布料,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扎染)这全是偶然性的问题了。会出来一个什么样子,看看命运的意思了。”

简陋的桌上,放着老旧玻璃球、筷子、木夹、三角木架、橡皮筋等。

如何扎,如何配,缠扎得宽、窄、松、紧、疏、密之手势,都是悉听尊便的。因无人具体指导,反而让我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我们依从自己随意性与“刻意性”,开始操作。

而我对此感触最深的,是其中的偶然性。一方面我们可以“有为”:如何扎如何缠;用什么夹具,是玻璃球,还是三角夹;扎结的长短,折叠的方式,翻卷的松散,都可以自由发挥。或者,各种夹具混搭,想到什么就用什么。但另一方面,无论你再刻意,也不能操控它的走向。它们的成因与整合全凭偶然,在一次次“随机应变”的漂染里,渐次变幻……它最后形成的布局,洇染出的模样,全凭天意,非人力可以配对,更出乎你的意料。

正是这种偶然性,让我百感交集。偶然性,其实可能,也暗藏在我们自己生活角角落落的缝隙里。生活里有太多的所谓“蝴蝶效应”。一只蝴蝶的翅膀动了几下,通过传递效应、叠加效应,最终酿成一场巨大的龙卷风。

一个偶尔的无心之举,却可能撬动起整个局面的变数。这就是宇宙的诡异之处,也是命运的不测之处。不测、不料、无意;包括“阴错阳差”,叠化成生命里层层变幻,演绎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与变数。让我们无以言喻。让我们措手不及。悬念横在前方,隐隐约约。有期待,有惊讶,有意外。语焉不详,才有动力,一根筋,一股劲地往前走。看着它,如何被偶然性、意外性与随机性所塑造。

五分钟后,我们陆陆续续提着自己扎的布交付工作人员。看着她们逐一放入小染缸里;看着它们上下左右甩动。未被扎缠的部分,每浸一次,染料就渗透一层。层层复层层,越染越浓。而那些被扎缠的地方,则断出了一块块“留白”。

十分钟后,一方蓝白扎染围巾“胜出”。我们根据之前标好的牌号,一一找到自己的“作品”:有的抒情,有的辽阔。有的冷峻,有的葱葱。有的灵动,有的守拙。有的“当断则断”,有的“连绵起伏”。有的让人不知如何是好,但都洇染着某种艺术气息,又古意又盎然。它们被偶然性、意外性与随机性所塑造,“各抒己见”,各有乾坤,意味各异,千山万壑。就像我们的命运。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