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4年06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百乐门
2024年06月18日

● 新书速递

《汲古斋传奇》背后

○ 潘真

大学毕业到报社没几年,我就开始采访名家,多为文化名人,偶尔是科学大家,直到今天还乐此不疲。

此前出的书,有散文、有评论,也有几本人物传记。可从来没想过,会有一天为“这一个”名人写传。虽然,传主杨育新说,25年前在报上读过我的一长一短两篇人物稿,就预约了这本书。当时在场的记者同行提醒我,杨的原话是“我以后要写传记,作者非潘真莫属”。

25年后,终于接下这个任务,是因为想挑战一下自己:看能不能写好一位草根名人。把这个私心说出来,传主听了脸上有点挂不住,直到我说“你我都是草根,小人物呀”。

Nobody(小人物)是我常用的单词。没人关注、无拘无束、闷声不响做自己喜欢的事,正是我感觉最舒服的状态。Somebody(大人物)是传主心目中的自我,天天生活在舞台上、聚光灯下,振臂一呼,引人瞩目,被人崇拜……

按以往的经验,我写传记的流程是,采访结束开笔,写完一章让传主过目、讨论、修改、补充,接着写下一章……可是,这一本,绝对不敢如此操作。传主是“微信控”,每天事无巨细都要拍个照晒出去,晒上十几条。我最初的一些采访活动,都不幸被这样曝光了。因为有共同的朋友,很快收到一些反馈。而我交往的朋友,无论籍贯、出生地,多为“精神上海人”。可想而知,那些曝光引来的严厉批评:为什么普通的采访要广而告之?为什么书还没出就如此高调?多写点有意思的散文不好么?拍坏的形象怎么也被乱晒出来?

我对传主说,我们上海人凡事喜欢“不响”,和你这“东北人”(他曾在黑龙江插队10年)不一样,请你理解。他却不以为然,说写传记就是为了让大家都认识他。我说,那也没必要让大家天天看见我呀。他不管,继续我行我素。好在,我及时躲开了镜头,有时索性充当他们的摄影师,顺便以自己的出品默默教导传主:怎样拍好人像、合影,拍得不灵秒删以藏(你的)拙。

在十几次对传主的儿时伙伴、插兄、原单位同事的群访之后,才定下出版社。资深编辑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三方商讨、斟酌之后,传记的重心被改为传主与汲古斋画廊事业,遂有了现在的书名《汲古斋传奇》。这就意味着,前期的采访几乎都写不进这本书里了。而直到交稿前几天,我还在补充访谈与汲古斋相关的艺术家。

当然,所下的功夫不会白费。至少,那一系列群访,使我粗浅了解了平时没有机会接触的一些阶层,就算补上社会大学的一课吧。

有次采访,听说早期汲古斋元宵笔会上,刘一闻先生的对子卖得飞起来。有买家请他落双款,上款也是名头相当的大名家。在笔会上低价收进,两个大名头就很容易高价卖出。这生意经,太绝!

忽然发现,在整个采写过程中,我的角色始终是“作者+泼冷水者”,督促传主在一片揄扬声中,冷静冷静再冷静,以便朝着大名家的方向继续前行。作家同行赞道:如此作传,态度不错哦!不仰视,才不会过誉,才真实可信。这样的传记写作者,借用政协的术语,称得上“诤友”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