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3月18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八版:百乐门
2025年03月18日

● 生活圆桌

美味如睡

○ 管继平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西谚云:“睡眠是人生自然的第二道菜”。山珍海味,怎敌我美味如睡?

据相关专家称,人体生长的营养素,主要来自睡眠。如果没有充足的睡眠,人体的能量积蓄、大脑功能的保护以及人体的抗病能力等都会受到伤害。可见睡觉和饮食运动一样不容忽视,西谚云:“睡眠是人生自然的第二道菜”,也就是说,不仅要吃得好,还要睡得好。甚至从某种程度说,睡得好比吃得好更为重要。所以说,山珍海味怎敌我美味如睡呢?

睡觉如果不是人生的一大快事,那至少也该是人生的一大要事,否则就不会有“世界睡眠日”了。

若以中国的传统道德观来看,一个爱好睡觉的人总不太妙,至少有懒人或“出息不大”之嫌。我们自小所受的教育是祖逖的“闻鸡起舞”和韩愈“焚膏油以继晷”之类的励志故事,似乎只有睡得少,才有炫耀的资格。睡多了不是自己误事,就是成了别人取笑的对象,好比“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一失觉而成千古“笑”。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睡多了即使别人不笑,自己也会有惭愧和内疚之感。陆游曾有“饭余一枕华胥梦,不怪门生笑腹便”的诗句,看似潇洒“一觉”,但紧接着后一句还是有点“心虚”的。

相比中国人的耻于谈睡,外国人对睡眠则坦然许多。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不要因为睡懒觉而感到自责,因为你起来也创造不了什么价值。”可见睡觉远比你起床更有价值。何况,充足的睡眠不光能给人带来愉悦舒畅的心情,还能赐予你美好健康的肌肤。不是有一句很好的广告语么:“女人的美丽,是睡出来的!”我猜这句广告,一定对女人的睡眠给予极大的鼓舞。尽管它没有具体明说该怎么睡,但毕竟明确了唯有睡觉才是我们的真正“刚需”。想来其实也是,您若是连觉都睡不好,还能做好其他吗?如你是个学生,睡不好则难以保证学习的质量;如你是个医生或是司机,睡不好那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简直不敢往后想了。

尽管说睡眠是人生“一道美味”,然而,你有没有“胃口”来饱餐一顿则是另一回事了。因睡觉是一种非常自然的享受,其一半虽在人为,另一半却来自天意。据说,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有睡眠障碍,因此,睡不好或睡眠质量不高,还是大有人在的。以前青少年时期,从未有过失眠一说,最多是小学生年代,遇到第二天有春游之类的好事,会兴奋得睡不着,其余再大的事,都挡不住“一枕黄粱”的诱惑。

记得二十多年前,我有一位诗人朋友程庸兄曾痛苦地告诉我,他的睡眠神经很敏感,一碰就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我当时听了很诧异:怎么会呢?不料还没过十年,我也跟着“敏感”起来了。我有时睡不着,想着经验人士所教的数数妙招,却从未奏效过。有几次我心想数数太单调,不如根据爱好默诵些唐宋诗词吧,一来可温习一下旧时功课,二来正好解闷催眠,两全其美。谁知当一首《琵琶行》背至中间一句,怎么也过不去时,那心里简直是痒痒得难受:跳过去吧,心有不甘;使劲想吧,横竖又出不来。此时的我已睡意全消,索性开灯一骨碌下床,翻书查起来了。这倒真应了句:“与其床上数羊,不如潇洒起床”。然而起床折腾了老半天,窗外晨光微熹。所谓“潇洒”过后,第二天带来的,却是更大的痛苦。

不过与自身的失眠比起来,由他人鼾声造成的失眠似更为“痛苦”。某年和一位著名印家陆先生同行常州,仅此一夜,他的“名鼾”让我彻底领教,俯首称臣。

那晚宾馆下榻。陆先生一入睡,便鼾声开始,我几乎是听了他一宵的“交响乐”。时而如狂风骤雨、电闪雷鸣;时而又如猛虎出柙、呼啸而过;有时又好比海宁潮涌,忽而又仿佛两岸猿啼,并掺杂着类似大雨裹挟冰雹之声等,真是精彩纷呈、热闹非凡。而且陆先生的鼾声没有固定的节律,起伏跌宕,忽高忽低;犹如泼墨挥毫的大草书,枯湿浓淡,时徐时疾。有时于长长的沉吟中突然如裂帛一声,正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听得我手心出汗、惊心动魄。

第二天回家的车上,陆先生微笑着问我一夜睡得如何?我支支吾吾地一边说“还行”,一边想与他探讨一下睡眠与鼾声的话题,不料回头一看时,先生居然“高峡出平湖”,又开始鼾声蜂鸣了。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