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圆桌
车门口的搀扶
○ 金洪远
长途大巴驶离白云机场不久,便汇入高速公路的车流。窗外景物如飞掠过的画卷,一路舟车劳顿,飞机又延误,许多书友早已闭目养神,车厢里浮动着细微的鼾声。我亦在颠簸与疲惫中沉入朦胧睡意。不知几时,一个清亮的声音划破了这片昏沉:“各位粤港澳大湾区游学书友醒醒,我们到目的地啦。下车脚着地千万慢点,大巴踏脚高,小心别摔着!”
揉开惺忪睡眼望去,只见组织者苏河湾读书会赵会长站立在前门边,手扶车门框,目光炯炯地扫视车内。他一遍遍重复着:“踏脚高,踏脚高,下车笃悠悠来!”那温和而清晰的叮咛,像无形的绳索,将迷蒙的众人从睡梦中轻轻拉回现实。
车停稳后,不少书友缓缓起身,步履缓慢,脸上犹带梦痕。“踏脚高,踏脚高!”赵会长提高声调,率先跃下车门,伸臂以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书友腿脚微僵,迈步时显露出迟疑。赵会长迅疾抢前一步,一手稳稳托住老人手臂,一手轻护其背:“您慢点,别着急,踏脚高啊!”老人抬头,倦意里绽开一丝感激的浅笑。
我随人流移向后门,眼前景象却让心头温热翻涌——后门处,赵会长的父亲老赵竟也稳稳守候在车下!他鬓间银丝微闪,身形虽不似儿子挺拔,却同样张开双手迎向每位下车者。阳光里,他额角沁出细密汗珠,脸上堆满慈和笑意,目光紧锁书友们的脚下:“这里踏脚也高,您慢点,慢点……”那温暖提醒如涓涓暖流,悄然注入了这方寸之地。真想打趣一句:上阵父子兵,搀扶子与父。
当我靠近后门,老赵笑着稳稳扶住我的手臂,一股温厚的力量传来:“慢点走,踏脚高,可别摔着了。”阳光穿过车门,将我们相携的身影长长拓印在地面。回首望去,前门赵会长专注地搀扶着老人,后门老赵则以同样姿态守护着下一位书友——父子俩分立前后门,恰如两座无言的灯塔,为摇晃的归岸提供了双倍的光明与安稳。
下车后立于路边回望,父子俩依旧在车门处忙碌。阳光镀亮了赵会长的黑发与老赵的银丝,那声声“踏脚高”的叮咛仿佛还在空气里轻轻震颤,车门口这束暖光,分明映照出一个朴素真谛:人生行旅真正的驿站,原是相扶时手心传递的温度——它使每一程颠簸都化为安稳,让每一次落足都踏在坚实的大地上。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