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是最后一期了哦!

我知道了

2025年07月01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一版:要闻
2025年07月01日

“我觉得空气里都飘着幸福的味道”

彭一小区2110户居民开始回搬

■记者 邢蓓琳

本报讯 “新房厨卫独用,还有阳台和电梯,再也不用‘抢’厨房和卫生间,不用担心屋外下雨屋里漏水、墙根返潮,住进去心都跟着敞亮了!”在6月29日上午举行的彭一小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居民回搬仪式上,彭一居民彭菊华激动地和老街坊、老邻居分享起自己回到新家的“第一眼”感受。

区委书记钟晓咏,区委副书记、区长翟磊,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支卫清和居民代表一起用手中的“金钥匙”打开彭一新居的幸福之门。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长张冰、副区长杨毅等出席了居民回搬仪式。

从当天起的10天时间里,彭一小区的2110户居民将陆续拿到新家钥匙,开始回搬。彭浦新村街道历时20年的成片非成套旧住房改造工作由此画下圆满的“句号”,成为全市率先完成成片非成套旧住房改造的街镇。

“一键直达” 厨卫独用

“2021年9月1日集中搬场前激动得整宿睡不着觉,知道今天可以领新房的钥匙又是开心得睡不着觉。”彭菊华一边转动钥匙打开新家大门,一边和记者分享自己的激动与快乐。

“厨房和卫生间都是自家独用,每一间的面积都有5平方米,足够放进冰箱和洗衣机。这是我盼了几十年的心愿,今天终于圆梦,别提多高兴了。”彭菊华仔细看完这套比原来大了20平方米的“小三房”新房后,就站在阳台上开始欣赏美得好像一幅画的小区风景。

“小区道路宽敞规整,还有如茵的草坪、挺拔的绿树。小花园可以遛弯儿,也可以和老伙伴们坐在一起拉家常。”说着,彭菊华做起了深呼吸,“我觉得空气里都飘着幸福的味道。敞亮的新房子和美丽的小区环境,这些都是我曾经只能做梦想一想的。”

彭菊华还特地把一幅“年年有余”的十字绣作品带到新家。“这是四年前搬离彭一小区时,一位老朋友亲手绣好送给我的。现在我把它带回来,准备挂在客厅里,给新生活讨个好口彩。”彭菊华说,对于新房的装修,自己已经有了许多想法,准备马上落实,还会给外孙留一个房间,方便他经常回来住。

张翠英的新家在15楼。走进家门,看到设计合理的房型和独用的厨房、卫生间,张翠英感慨万千:“以前三家合用一个不到9平方米的厨房,如果同时使用,想要转身都困难。特别是夏天,烧菜的时候都要在脖子上搭一条毛巾不停地擦汗。每天早上四户人家排队上厕所就像‘打仗’,实在等不及就只能用家里的痰盂解决。现在,不仅独门独户,有了独用厨房和卫生间,还有一个晒得进阳光、视野开阔的大阳台,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上下楼“一键直达”的电梯是张翠英选择高层新房的最大底气。“我的关节不好,以前从三楼的家里下楼只能像跳舞一样扭下来,上楼需要拉着旁边的扶手慢慢爬。住进有电梯的新房子以后,完全不用担心上下楼了。”从原来的3楼到现在的15楼,张翠英的幸福指数蹭蹭往上涨。

彭一小区旧住房成套改造项目是全市建筑体量最大、居民户数最多、情况最复杂、改造难度最高的旧改项目,刷新了全市旧改多项纪录,惠及居民2110户。项目于2020年10月7日正式生效,2021年9月1日启动居民搬场,同年12月16日正式进场开工建设;2024年年底前完成居民摇号选房。2025年6月29日,2110户老街坊、老邻居们迎来了“回家”的日子。

就盼着“回家”的这一天

今年91岁的俞梅香是彭浦新村第一代居委干部,亲历了彭一小区逐渐变得老旧、颓败的过程。

虽然还没有领到新房的钥匙,老人还是格外激动:“我是1959年搬进彭一小区居住的,一住就是60多年。今天看到全新的彭一小区,再想到马上就要第二次搬进彭一小区,真的感觉就像是新生一样,比第一次搬进彭一小区还要开心和激动。”

俞梅香的女儿干兰娣告诉记者,为了亲眼看到彭一小区的建设进展,自己和妈妈特地选在不远的彭七小区安家过渡,就盼着能够早点住进新房。“我和妈妈几乎每天都要来看看新房子造得怎么样了,看着新房子一点一点‘长’高,心里就很开心,还经常通过微信和电话与老邻居们一起分享。”

干兰娣还告诉记者,两室一厅的新房有90多平方米,特别宽敞亮堂,妈妈能够在新房里继续安享晚年,会更加幸福:“我已经打算好了,妈妈今年的生日就在新家热热闹闹地过。”

彭浦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介绍说,成片非成套旧住房改造工作起步于2005年3月,先后完成彭五、彭七、彭三、彭一等小区的改造任务,共改造旧住房102幢,受益居民4907户。

20年来,彭浦新村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一任接着一任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张蓝图绘到底,踔厉奋进、笃行不怠,先后探索出“贴扩建”“加层扩建”“拆多层建多层”“拆多层建高层”等多种改造模式;在规模上由点到面,从整幢到成片到整小区改造;在内容上由单一到综合,从厨卫独用到电梯高层到生活配套,闯出非成套旧住房改造的静安彭浦模式。

改善的不仅仅是居住环境

旧住房拆除重建,是旧住房综合改造中对居民居住环境改善最大的改造方式。全新的彭一小区处处都藏着规划科布局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的细节:楼间距经过精密测算,十分宽敞;户户有阳台,进出有电梯,房屋采用更高建筑标准,外墙立面采用最新型环保防火材料;绿化景观带层次分明,既有适宜漫步的林荫小径,也有充满童趣的儿童游乐天地和适合聊天的舒适角落。

尤其让居民们高兴的是,80多棵香樟、银杏、罗汉松等树木,见证上海解放战争烽火岁月的碉堡、记录彭浦新村变化的历史纪念浮雕,也都已经原址回搬,提前回到新家,静待与“老邻居们”的重逢时刻。

“新生”的彭一小区建有17幢多高层电梯住宅,配套建设1600多个车位的地下两层停车库和一幢6层172个床位的社区养老院,将成为上海最大的拆除重建高层小区。与此同时,彭一小区还配套新建了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该党群服务中心将成为集党群文化、社区服务、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体,还将建设一座人行天桥直达地铁1号线彭浦新村地铁站1号出口,居民出行将更加便捷。

最为重要的是,房屋由非成套变为成套后,居民可以享受房改政策,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将租赁公房购买为售后产权房,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如今,曾被俗称“四个街坊”的彭浦新村旧貌焕新颜,处处充满生机。从“居者有其屋”到“住有宜居”,曾经深藏于居民眼底、心中的期盼与梦想,已经在搬进新居的那一刻,定格成为最美的现实光景。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部分功能不能正常使用。
建议使用 IE9及以上版本,或 Firefox ChromeOpera等浏览器。谢谢!
现在升级 稍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