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江宁路街道发布《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孺子牛工作法汇编》
■记者 陈洁
本报讯 近日,江宁路街道发布了基层治理上的最新成果《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孺子牛工作法汇编》。其中总结归纳的15个工作法,涵盖了街道事务多个维度,不仅有解决电梯更新的“一线工作法”、推动旧改的“钥匙工作法”,还有以“三好”工作法聚“三新”,探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方法路径,以及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以心换心”“望闻问切”工作法等。它们来自小区弄堂、巷里巷外,冒着“热气”、带着“温度”、挂着“露珠”,是基层党员干部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
“一线工作法”
促成从“一件事”到“一类事”
静安区晶华园小区的物业经理陈华,近来成了“大忙人”。不少小区的物业经理和业委会主任纷纷前来,向他请教小区老旧电梯更新的“秘诀”。晶华园在更新13台电梯时,曾因工程噪音引发居民不同诉求:家有考生的希望停工,而盼着早日用上新电梯的居民则希望加快进度。
关键时刻,江宁路街道的“孺子牛工作法”发挥了作用。街道通过专项行动建立的职责分工和协调机制,将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社区平安办等多方力量整合到一线。物业公司、居委会、业委会也共同参与,经过协商,采取暂停施工、后续赶工等方式,平衡了各方需求,电梯得以顺利更新。
这并非个例。福安大厦也曾面临老旧电梯更新难题。由于建成时间久远,大厦的两部电梯老化,而前任物业公司撤场,新物业未到位,电梯更换和维保陷入“空窗期”。在“2024夏令热线·区长访谈”节目中,居民反映了这一问题,区长当场表示要马上解决。事实上,江宁路街道此前已成立专班介入。“夏令热线”后,街道在区房管局指导下,依托“一线工作法”,深入实地,广泛听取居民意见,针对维修资金、电梯维保单位、消防、物业等问题,联系各职能部门,逐个解决难题。最终,福安大厦的老旧电梯成功更新。
江宁路街道深知,基层治理不能仅仅满足于解决个别问题,更要形成长效机制。于是,街道将这种解决“一件事”的经验推广到解决“一类事”。通过搭建平台,让多部门协同合作,形成了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的优化工作机制,并排查同类问题隐患,为更多小区绘制出了换梯“通关图”。2024年,街道有21台电梯享受“国补”政策,2025年还将推动不少于25台老旧电梯的更新工作,“商品房老旧电梯批量更新”也被写进“党建引领‘静邻物业·品质跃升’治理项目”中,孺子牛“一线工作法”将继续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钥匙工作法”
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除了“一线工作法”,“孺子牛工作法”涵盖了多个维度。其中,“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钥匙工作法”就是典型例子,它在旧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2月,海防路、新丰路、西康路零星旧改地块启动。该地块房屋买卖频繁,信息更新快,街道干部为了精准掌握情况,深入弄堂和居民家中反复排摸,形成“一户一表”。在此基础上,他们积极与居民约谈,答疑解惑,成功让一些最初的“挑头反对者”变成了“带头签约者”,实现了高比例签约目标。
旧改问题复杂,总有少数居民因各种原因有不同诉求。但工作人员坚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面对这些“硬骨头”,他们常常与居民长谈至深夜,直至打开居民的心结。这种耐心和坚持,源于对群众需求的重视,也体现了“孺子牛”精神中为民服务的本质。
在江宁路街道十多年的旧改历程中,“钥匙工作法”不断发挥效力,让政府的旧改决心与居民的改善愿望一次次实现双向奔赴。近年来,街道先后拆平10块整幅地块,8725户居民受益,街域环境焕然一新。过去五年,9片零星地块更是实现签约、搬迁“双100%”,1525户居民从中受益。
传承与融合
“孺子牛”学思践悟基地上新升级
“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学思践悟基地在近日全新亮相。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到江宁路街道调研,提出“要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这一重要指示,为江宁路街道的基层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了街道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动力源泉。
如今,经过更新改造,位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大厅的“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学思践悟基地以全新的面貌与大家见面。展厅以“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为主线,串起了“新思想”“新内涵”“新实践”三个板块。
在“新思想——习近平论孺子牛”板块,以报纸、串珠牛(复制品)等实物,结合视频资料,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到江宁调研时的场景,展现了从“孺子牛”到“三牛”精神的一脉相承。在“新内涵——文化、精神与孺子牛”板块,展厅从“孺子牛”的典故出发,沿着历史脉络,讲述了“孺子牛”是如何在不同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新实践——‘美丽江宁’与孺子牛”板块,展厅以“忆江宁”“IN江宁”“望江宁”为足迹线条,展现了江宁在持续深入践行“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过程中的成果、经验和展望。
同时,街道“做服务人民的孺子牛”宣讲团也正式成立,他们将继续讲述“孺子牛”的故事,让“忠诚真诚、为民靠民、苦干实干”的精神薪火相传。
未来,江宁路街道将催生更多“孺子牛”工作法落地生根,真正把孺子牛精神写在1.84平方公里的大街小巷,做到6.8万居民群众的心坎里,为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提供更多“静安样本”“江宁实践”。而这份“把板凳坐热、把钥匙找准、把服务做实”的韧劲,正是基层治理见实见效的终极答案——人民满意,才是最高的验收标准。
江苏路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文字、图片、视频版权归属发布媒体